简体
繁體
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信息
询盘篮(0)
中国产品目录
找公司
找展会
产品库
供应库
求购库
公司库
首 页
公司介绍
产品展示
联系方式
在线询盘
产品展示
(342)
保温系列
(28)
保冷系列
(34)
建筑材料
(20)
辅助材料
(32)
制冷配件
(9)
耐火材料
(29)
防水材料
(7)
隔热材料
(14)
密封材料
(31)
其他组
(138)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工程案例
诚信报告
企业身份认证
产品索引
您正在浏览:
首页
行业资讯
一体化技术体是节能保温发展新方向
海口海江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搜索:
一体化技术体是节能保温发展新方向
一体化技术体是节能保温发展新方向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集保温和墙体围护功能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施工方便的新技术,是有效解决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对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体化技术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同步施工,同时保温层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或其他无机材料防护层;二是施工后结构保温墙体无需再做保温即能满足现行节能标准尤其是防火标准要求;三是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外墙外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已发展30余年,这种给建筑穿“棉袄”的保温方式,曾是我国保温技术的主体。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贴砌类、粘贴类、幕墙类等各种外墙外保温形式。当前主要以薄抹灰系统为主,该系统采用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性聚苯板或挤塑板等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接施工的保温技术。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具有隔热效果好、质量轻等优点,并已建立了一套施工规程和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住房要求标准的提高,现有的外墙保温技术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外墙外保温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外墙保温层设计寿命仅为25年,而建筑物的寿命为50~70年;有些外墙保温三五年就出现开裂现象,并发生砸坏车辆、砸伤人的次生事故;后期维修费用大,据估算每平方米维修费用高达千元,还将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影响环保质量和城市形象;容易引起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
2017年6月14日英国伦敦塔楼高层公寓发生火灾,人员伤亡惨重,现场触目惊心。不只是在英国,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高层建筑过多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许多地方高楼平地而起,高层(8层以上,超过24米)超高层建筑急剧增多,建筑高度不断攀升,体量和跨度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现有高层建筑34.7万栋,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6000余栋,数量均居世界第*。我国在建筑节能初期,外墙保温使用了约30亿立方米易燃、可燃的有机保温材料,一旦墙体保护层脱落、破损,遇到明火就会迅速蔓延,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火灾,而高层发生火灾的消防扑救是全球性的难题。可以说,外墙保温材料在保温的同时成了火灾的导火索,而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造成42人死亡,52人受伤;2011年2月3日,被称为沈阳第*高楼的皇朝万鑫大厦发生火灾;2015年11月26日,郑州冉屯路九龙国际在建大楼发生火灾,大火在很短时间内从一楼烧到34楼,2名工人身亡;2018年2月1日郑州绿地原盛国际办公楼发生火灾,短短一个小时,过火面积就达2000平方米……中国消防网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共发生高层火灾3.1万起,死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其中特别重大火灾3起、重大火灾4起、较大火灾24起。惨痛的教训说明,现有的外墙保温技术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强烈呼唤新的保温和防火兼顾的技术,即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业内人士表示,该技术体系既是满足建筑物*高安全耐火等级的体系,又是可实现建筑节能高效保温的体系。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的优势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集保温和墙体围护功能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施工方便的新技术,是有效解决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对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体化技术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同步施工,同时保温层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或其他无机材料防护层;二是施工后结构保温墙体无需再做保温即能满足现行节能标准尤其是防火标准要求;三是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具体来说,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有八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在建筑物的寿命期内不会发生脱落,即建筑不拆,保温不坏。该技术把保温材料植入墙体中构成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保温层与结构层同时浇筑,共为有机整体,保温与结构同寿命,外装修质量稳定,解决了普通墙体保温层开裂、渗水、空鼓、脱落等工程质量隐患,且无需二次维修和更换,真正做到建筑不拆,保温不坏。
二是达到国家A级防火要求。采用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建筑,基层墙体为现浇混凝土承重墙体,外保护层一般为50毫米厚自密实混凝土,中间为燃烧性能等级为B1或B2级的有机夹芯保温材料。耐火极限三小时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A级保温材料的防火效果,在高温下不产生有害气体。
三是满足国家抗震设防要求。采用一体化技术体系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造,在承受地震时,两侧混凝土在骨架的连接下协同工作,不会出现倾覆或散落形式的破坏,其抗震性能比砖混结构提高2~3个抗震等级,极大提升建筑的坚固稳定性,满足国家抗震设防要求。
四是施工便捷,工期一般缩短2~3个月。以SD体系为例,该体系采用的焊接钢筋网架保温板依据图纸设计规格,在工厂内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加工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效率高,自带支撑系统,施工过程简化,无需现场裁切,无需另外增加垫块或构件,安装时只需绑扎即可。一般高层建筑工期可缩短2~3个月,可*大限度地实现建筑工厂化和住宅产业化,提高施工速度。
五是综合造价低。传统外墙保温层使用年限为20~25年,按房屋设计寿命70年推算,建筑物需更换保温层2~3次,而采用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建筑保温与建筑同寿命,无需维护更换,从而降低维修费用*少每平方米1000元,同时解决了巨额维修费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六是可以扩大使用面积。与传统的砌体结构相比,采用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建筑能有效扩大使用面积8%~10%,与框架结构相比,一体化技术体系均为暗梁、暗柱,室内没有影响使用的凸角。
七是节能环保效果好。采用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建筑由于其有结构优势,所以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75%的节能标准。此外,采用一体化体系的建筑不使用任何黏土制品,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若按我国每年新建外墙保温建筑3亿平方米测算,25年后因更换保温层每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为3000万立方米,如这些建筑全部采用一体化保温体系,便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
八是可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实现建筑工厂化,并逐步实行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由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全面装配而成,而一体化技术完全可以服务于外围护系统。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夹心保温墙板技术已被列为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一体化技术发展。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郑州市建委、洛阳市建委相继下发文件,支持推广一体化技术。2018年1月1日,河南、河北两省同时实施《SD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应用技术规程》,河北省承德市从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全面强制推行一体化技术。
一体化技术体系前景可期
在力度空*的政策红利以及硬性要求下,一体化技术发展正迎来机遇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亮点。不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看好,各级领导也十分重视,业内人士对一体化技术寄予厚望,希望能快速促进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各方面都在积极探索、试点示范和推动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和有远见的企业市场运作下,一体化技术体系前景光明,但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愿景还有差距。相信,只要调动各方尤其是建设、开发和设计方的积极性,众人捧材,齐心协力,一体化技术体系就会在中国落地生根,加速实现建筑从穿“棉衣”到“保温内衣”转变的目标,就离我们不远了。
业内人士表示,一体化技术体系是有光明前途的技术,是外墙保温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一体化技术的住宅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技术要发展得更好,创新必不可少,因为“创新”理念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始终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同时,要与熟悉一体化技术体系方面的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专家数据库,定期与专家沟通,极大地调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团队和技术资源的共享作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随时掌握一体化技术体系发展的前沿信息,确保一体化技术体系再创辉煌。
上一篇:防水砂浆施工常见问题有哪些?
下一篇:楼体外墙保温的隐忧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XML